找到相关内容1894篇,用时1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晓云导师“慧炬”佛画法轮恒转

    量计、无可计数的无限;慧炬,即是智慧之灯炬,智慧能照破无明的暗蔽,有如灯炬一般。  按,佛教所谓的“慧”有四种解释;(一)慧就是般若,指判断事理之能力,《俱舍论》四:“慧谓于法能有简择。”(二)唯识论说慧能表现分别判定事理,断除疑念的作用,《成唯识论》:“云何为慧?于所观境简择为性,断疑为业。”(三)慧就是智慧,是指能观照空理的智慧,吾人觉悟或开悟不可欠缺的德性。这是慧的根本意义,它所觉悟或...

    李萧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50970655.html
  • 真修行不是忍气吞声

    真修行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,是度中的第三度,“度”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,而“忍辱度”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。比如《遗教经》说:“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”《瑜伽师地论》五十七也说:“云何忍辱?谓由三种行相应知:一、不忿怒,二、不抱怨,三、不怀恶。”另《大智度论》亦云:“众生种种加恶,心不嗔恚;种种恭敬供养,心不欢喜。……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2875274.html
  • 问:忍气吞声才是修行吗?

    rdquo;另《大智度论》亦云:“众生种种加恶, 心不嗔恚;种种恭敬供养, 心不欢喜。……是为众生中忍。”同书卷十五也有:“忍诸恭敬供养众生... 忍辱是度中的第三度, “度”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, 而“忍辱度”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。比如《遗教经》说:“能行忍者, 乃可名为有力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3877686.html
  • 梁武帝舍身兴佛法

    《续高僧传》记载,他于天监十八年(519)“发宏誓心,受菩萨戒”(《慧约传》)。他最突出的奉佛行为之一是多次舍身为寺奴,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,每次都是朝廷花了大量的钱财才把他赎出来。他的第四次舍身是...“躬临法座,笔受其文,然后乃付译人”(《僧伽婆罗传》,《续高僧传》一)。真谛在萧衍门下也受到礼遇,只是因为侯景之乱,真谛的译事难申。   萧衍和国内僧人的关系也很密切,宝亮、智藏、法云、僧旻等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2282366.html
  • 怀海和尚:放下妄想 心性无染 本自圆戒

    的大众,都住在僧堂;长老说法,两序雁行立听,宾主问答,激扬宗要。此外还有关于禅院事务的种种规定。此即所谓《百丈清规》(《传灯录》题作《禅门规式》)。其书在宋时就失传了,另行宗赜所编《禅苑清规》。元代朝廷令百丈山德辉重编,至元元年(1335年)颁行,书名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八,但已全非百丈原来的面目了。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同山忠智重刊,即今所传之本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182434.html
  • 空王古佛的道场 禅净双修的佛教圣地 绵山抱腹寺

    而广泛。 隋唐时,禅宗、净土宗及其它宗派经过长期发展,各派学说更加系统而规范,但绵山抱腹寺禅净双修的特征更为显著。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道绰与禅宗高僧田志超同拜一师,据《续高僧传》二十中《释志超传...的佛教圣地有着十分可信的历史依据。 《续高僧传》《释昙鸾传三》载:昙鸾曾被东魏明帝敕住“并州大寺”,并在“绵山之阴,聚徒蒸业”。据考,并州大寺当为绵山抱腹寺,历史上有过大云寺、大岩、大岩寺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朝圣|绵山|空王古佛|圣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13284289120.html
  • 慧远研究

    著《高僧传》,《大正藏》五0.页三五七下—三六一中。若有引述其他文献,将另行注明出处。  页276  注2: 慧远著,《与隐士刘遗民等书》,收于《广弘明集》二十七,《大正藏》五二,页三0四上。  注3: 孙亦平著,〈慧远〉(洪修平等著,《十大名僧》),上海:古籍,一九九0,页四五。  注4: 慧皎撰,《高僧传》,《大正藏》五0,页三六0上—中。  注5: 详参慧远问,罗什答,《大乘大义章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148098.html
  • 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

    次,《成唯识论》,亦谓信有三种:(1) 信实有,(2) 信有德,(3) 信有能。如下列所说:   然信差别略有三种。一信实有,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。二信有德,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。...产生出“化身”,依于三种佛性得以成就诸佛的三身。   明显地,比对真谛译《摄大乘论释》七与《佛性论》二,而以《成唯识论》为佐证,若论及《佛性论》之三种佛性与信之三义的具体关系,那么,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2954328.html
  •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「復興」內涵(1)

    註 5:釋蕅益:〈梵網合註自序〉,收於釋成時編輯:《靈峰 宗論.下》,之二,頁912。 註 6:釋蕅益:〈復松溪法主〉,收於釋成時編輯:《靈峰宗 ... 《靈峰宗論.下》,之二,頁928。 註 9:釋蕅益:〈燃香供無盡師伯文〉,收於釋成時編輯:《 靈峰宗論.下》,八之三,頁1278。 ...

    釋見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347265.html
  • 记国家图书馆所藏三件金藏佛经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  P.217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存 二 唐释彦悰编 金皇统至大定间解州天宁寺刊大藏经卷子本 存三、 (页七0)  经与原刊本对照,《大般若波罗密多经》五百七十二为全,为珍字号共24张,卷子,无轴。文字雕印地苍劲有力。在第一张上,有长5.3cm,宽4.9cm朱红方印,上有“兴国院大藏经”字。下有篆刻“溥泉”二字朱红方印一方。纸质黄褐色、略...

    周伯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247849.html